欢迎访问安徽省殡葬协会网站! 2024年4月16日 星期二
协会要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理论探讨
通联方式
理论探讨
文明祭祀:孕育城市文明“新高地”
发布时间:2015-03-31 15:42:36   作者:朱永鑫   浏览:5871

    在“新常态”下,丧俗改革应满足群众的需求,引领文明健康的方向,努力祭祀行为“逐步从注重实物祭扫转移到以精神传承为主上来”,通过不懈的努力,用先进文化引领,外化为文明祭祀转型、升华的内驱力,成为殡葬改革新“变革的思想标杆和道德高地”。

葬礼传承文化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有着灿若星辰的文化和传统,殡葬文化源远流长。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墓葬的形式,夏、商、周、秦、汉以后的各个朝代殡葬方式以及伴随而产生的殡葬礼仪和殡葬制度,随着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发展在不断地演变和强化。漫长的封建社会甚至在整个人类进化的历史长河中,殡葬除了安葬逝者的功能之外,始终是一种表达方式的一种载体,殡葬被蒙上了浓厚的封建迷信的色彩和烙印,铺张浪费、愚昧落后伴随而来。

    生与死是永恒的主题,人类只要存在就不会完结。殡葬文化关系到亲情、血脉,关系到社会制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制度、规则和礼仪,在古代属于文化和教化的范畴。南北朝王融的《曲水》一诗中的“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致远”,表述了以天理、神理影响社会的民俗,同时还明确地提出了文化引领社会,可见殡葬本身既包含着意识形态,也有相应制度制约,是物质文明,更是精神文明。在这个大的概念上,它就是一种文化,如果把它集体到细致的领域来说,涉及到文学、建筑、美学,涉及到宗教礼仪以及雕塑、绘画等各个领域,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大部分领域。在特定的层面可以说殡葬是一种关系到人类历程的文化超越时空的载体。在儒家的理念中,“礼”是重大的成分,“五理”之中“凶理”就是殡葬文化的集中体现,而丧礼是最重要的理,实际上就是对于一个人的死亡在规定的时间段任何办丧、祭奠,以表示对亲属的追悼和缅怀。表面上看是对于逝者的哀悼和思念,实际上是为整个家庭的延续,把“孝”扩大延伸下去,“灵魂不灭”是中国原始时代就有的思想,孔子、老子和庄子对于死亡和丧礼都有许多表述,涉及到的民族、宗教、地域等方面,有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左右。

    从人类文明进步的演化进程看,殡葬活动是人类自我意识觉醒、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历代社会传递亲情、传承文化的有益载体,但也因风俗习惯的传承性和历史惰性,很容易为传统陋俗、不良风气提供寄生和滋长的土壤。

 祭祀习俗需要“扬弃”

    丧事祭祀习俗通过隐含的、明显的模式,不断地传播,不断地强化、渲染其神秘的色彩。通过历史的衍生和选择已逐步形成一定的传统和习俗,使原本自然循环的规律与人们紧密联系的自然现象复杂起来。由于受封建迷信的思潮影响,对“图腾”的崇拜,对逝者的崇拜,逝者为大,发展到对逝者的畏惧。人们认为灵魂是存在的,有因果报应,是活人的福之根、祸之源,认为把逝者安顿好了,可以福荫子孙,大操大办盛行。有些人为了所谓的“面子”,不惜举债办丧,因丧而贫,这些不正常的人际关系无疑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毒害和侵蚀了人们的灵魂。近年来随着国家将“清明节”定立为国家法定节假日,面对这个始于周代薪火相传两千五百多多年的民族传统习俗所体现的强大的生命力,我们有喜有忧,面对污染的空气、拥堵的车流,面对焚烧纸钱锡箔以及纸人纸马、洋房、汽车等封建迷信丧葬用品污染人们的心灵,人们在思索,要自觉摒弃陈规陋习,遏制粗陋、粗俗、庸俗之风溢生和蔓延,让生命感悟、人性升华,提升丧事祭祀活动中先进文化的含量,充分体现人性的尊严和对逝者的尊重。

    在“清明”的功能上我们可以从文化方面思考和对待,真正体现“以文化人”。在“敬祖”中,一方面体现崇敬先贤,以特定的方式表达敬意,另一方面体现出自我、民族、国家的认同。在“尽孝”中,从一个侧面反映和固化了孝心,在精神层面升华思想,又在道德层面规范行为,把“厚养”当成“第一要务”,形成孝老爱亲思想和行动上的认同。在“家和”中,在家庭层面激活和释放成员的正直、向善的动因,人心向善、和睦有礼,这些不仅仅对于“家和”,同时对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是极其有益的。在“平心”方面,针对日益提速的工作节奏,闲暇的时间越来越少是不争的事实,缓释工作、生活的压力是人们的渴望。在清明时分,走出城市的喧嚣,平静心情、修身养性,通过生死两界的“对话”,更多的思考、感受和领悟生活的真谛,获得“正能量”。在“传承”方面,以文化基因的绵延为纽带,利用“清明”为契机,传递恩德、品质和修为,是为后代之继承和发扬,形成了一条不断的链条,构成了现代生活的轨迹。把心中的存在和缅怀,通过文明的方式体现,提升亲情,彰显感恩情怀。

    我们倡导从国有企事业、民营企业抓起,把文明创建与文明办丧祭祀有机地结合起来,与涵养员工的品质和行为结合起来,形成广覆盖、全方位、无缝隙的服务管理格局。从社区、村基层自治组织做起,开展一系列的群众活动,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引导自觉摒弃不文明的丧事祭祀行为,打造环境美好、人心向善、和谐温馨的生活居住环境,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从学校抓起,在学生中培植文明意识,充分发挥“小手拉大手”等系列活动,使文明元素导入孩子们的心田,从小规范行为,使他们在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改变陋习,崇尚新风,形成良好的习惯。从殡葬单位做起,自觉服从和采用低碳环保方式,符合生态文明方式,改变传统殡葬中阴冷、黑暗和恐惧的状态,体现温暖、阳光和神圣的传递,提升殡葬行业的整体素质和形象。用创新的方式转变服务观念,丰富服务方法,依靠现代科技力量,让更多的人运用手机通信、电脑博客、网络视频等多种方式,跨越时空,传递爱的力量和人间的温情,留住时光和岁月,记住话语和笑貌,化解悲伤、缓释痛楚,更好的表达缅怀之情。

  培植祭祀“新元素”

    社会公众是祭祀文化创新的主体,作为一种文化消费,没有文化的积淀,也就没有更好的传承。所以在社会创新模式、创新活力、创新方向感的体验和把握,理应从积极、愉悦、自在、轻松、和谐、善良、崇德、感恩、虔诚等方面探索和释放,把祭祀先人诠释为追怀贤德、传承和睦风尚、净化自我心灵、激励自我成长的特有的平台,体现“思时之敬”的崇高境界。针对这一“变革”,在丧事祭祀活动中,自觉摒弃和杜绝传统的焚烧冥纸和燃放鞭炮的陋习,以更环保低碳文明的方式表达思念。充分体现文化元素,开设“天堂信箱”、采用撞钟祈福、丝带传情,集体公祭、家庭追思会等多种现代文明祭祀方式,用遗物祭、鲜花祭、音乐祭等更富有个性和时代特征的有意义的方式纪念故人。可以在“清明节”踏青赏春、亲近自然、催护新生、植树造林、放飞心灵,这些都是可以选择和采纳的方式。

   《文化学》中有这样的表述,“文化作为民族历史凝成的生存方式,其中必然包含着人对于自身和自然的的超越。”当我们洞察祭祀活动时,要“以文化人”,把始终蕴含着超越性和自在性的持续而复杂的矛盾运动,引导成为殡葬活动文化、文明转型的根本动力,更好地把握和有效地运用。如果说祭祀是民族的文化符号的话,那“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愿景引导我们在传承中注重传播、培树殡葬新元素,自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以先进文化引领。在丧事活动中,体现文明节俭元素。倡导市民在治丧时到市殡仪馆或合适场所集中办理丧事活动,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他人合法权益,不得在居民区、城区街道、公共场所搭建灵棚。在哀悼形式方面,要求采用佩戴黑纱白花、播放哀乐、发放生平等行为哀悼逝者,自觉抵制迷信低俗活动。在治丧方式方面,力求简朴。要求尊重、支持逝者生前丧事从简愿望和要求,体现了打破陈规旧俗、勇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在祭奠缅怀方面,推行文明低碳做法。针对近年来特别是“清明节”被纳入为国家法定假日以来,祭扫活动高度集中,焚烧冥纸、燃放鞭炮甚至焚烧低俗纸扎祭品等行为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精神污染以及带来的巨大安全隐患。市民要自己改变传统祭扫习惯,实行文明低碳祭扫,带头祭扫先烈,提升殡葬活动中精神传承的人文内涵。在祭扫方式上,采用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经典诵读等方式缅怀故人,积极参与社区公祭、集体共祭、网络祭扫等现代追思活动,不得在林区、景区等禁火区域焚烧纸钱、燃放鞭炮。在祭扫内涵上,通过带头祭扫先烈,弘扬慎终追远等优秀传统文化,“逐步从注重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以精神传承上来”。通过自律、他律和法律的调整,通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尝试,创新形式,丰富内容,传递爱的力量,体现人性的尊严。一句真诚的话语,一段美好的回忆、一件难忘的往事,让人思绪起伏、飞扬,抒发缅怀和感恩,感受社会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和亲情。在踏青扫墓时亲近自然,避开扫墓高峰,选择公交低碳出行,在家中或小区等特定的场所举办追思会睹物思人,选择网络祭祀,突破时空的界限,表达缅怀之情。在墓区,敬上一束鲜花、朗读一段祭文、唱一首歌曲、寄送一张卡片,既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又体现了文明祭祀的新风,使丧事祭祀民俗朝着符合现代社会发展潮流,推动公共环保意识加快形成的方向转变,使人民群众逐步从注重实物祭扫转移到精神传承上来。选择“清明”祭扫,与郊外踏青有机结合,呼唤盎然的春色,营造更加浓厚的文化氛围,过一个思亲行孝、修身养性、风清气正、绿色环保的清明节,这就是我们在探索传承中培树的殡葬改革的新元素。注重在“变革”中培育和弘扬有益于弘扬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和行业特点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衔接的先进殡葬文化,更好的发挥先进殡葬文化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形成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独特作用,珍爱环境、珍爱自我、珍爱文化、形成义不容辞的担当和作为,满足群众的需求,引领文明健康的方向,在“新常态”下,把“逐步从注重实物祭扫转移到以精神传承为主上来”外化为文明祭祀转型、升华的内驱力,成为殡葬改革新“变革”的思想“标杆”和道德“高地”。 

便民服务
合作单位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6号
电话:0551-65606064 传真:0551-65606064 邮编:230041 QQ:1309420308 微信:13365510076 邮箱:ahbzxh@163.com(投稿)

备案号:皖ICP备19015599号-1
Adodb 数据库操作失败Adodb 关闭数据库连接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