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省殡葬协会网站! 2024年4月27日 星期六
协会要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殡葬文化 > 文化广场
通联方式
文化广场
探秘双墩一号墓 走进春秋钟离国
发布时间:2013-07-26 17:58:38   作者:张滔   浏览:2761

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双墩村有两座相距约80米、高约9米的土堆, 双墩村也因此远近闻名,一望无际的平原上为何矗立起两座巨大土堆?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步步走进本文的主角——蚌埠双墩一号墓。

    事实上,很早以前这两座土堆就已经被确定为古代墓葬的封土堆,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进行保护和发掘。直到2006年12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准后,与蚌埠市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蚌埠双墩一号墓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考古发掘。 

    蚌埠双墩一号墓主要由封土堆、墓坑和墓道三部分组成。封土堆呈馒头形,底径约60米,高约9米。墓的封土和墓坑内填土是极为罕见的“五色土”(黄、灰、黑、红、白五种颜色的土混合而成)。封土堆底部有一层厚20—30厘米的白土垫层,与封土堆底部大小基本一致,从高空俯视,仿佛一块巨大的玉璧。墓坑为圆形竖穴土坑, 坑口直径20.2米,深7.5米,坑内有台面宽1.8米的生土二层台(墓室中央,容纳尸体的坑边壁形成的台子,多为长方形)。在墓坑正东面有一条全长6.3米,宽3.2米阶梯式短墓道, 共有14级台阶。墓坑壁和墓道全部用白泥抹平装饰,从整体布局上看去,墓室就是一座地下宫殿,这说明墓主人生前地位很高。墓主人的棺椁在墓坑中间略偏北的位置,大部已经朽烂,只有底板尚在,考古工作者在棺内发现了玉器、铜剑、戈等珍贵陪葬品,由于年代久远,遗骨仅存几颗牙齿, 经过科学鉴定,墓主人年龄应当在40岁左右。 

蚌埠双墩一号墓的发现,之所以引起较大震动,除了其墓葬规格高的原因之外,还因为在墓葬中发现了几种较为罕见的遗迹。一是放射线状遗迹。考古工作者在墓坑口以下0.7 米深的填土层中发现了一圈宽约2米、由“五色土”构成的深色填土带, 从中间向四周辐射, 呈扇形, 有一定的角度规律, 其西南方向正对着墓葬附近的涂山和荆山。二是土丘与土偶遗迹。在放射线状遗迹层下有土丘状遗迹,还有大量土偶。三是土偶墙遗迹。在土丘与土偶遗迹层下, 距墓坑口1.4—2米深的生土二层台内缘, 有用土偶垒砌的土偶墙,与墓壁之间形成一条环行走廊。这些罕见的发现填补了考古学界的一些空白,也大大提升了蚌埠双墩一号墓的地位。

    发掘工作结束后,考古工作者根据出土的文物和历史资料推断:蚌埠双墩一号墓是公元前5—6世纪的墓葬,墓主人应为春秋时期钟离国国君“柏”。由于墓中有很多新的考古发现,而且墓葬年代久远、规模较大,蚌埠双墩一号墓的发现被评为“2008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蚌埠双墩一号墓的发掘是近年来关于先秦考古的重大发现,独特的墓葬形制、复杂的遗迹结构和奇特的文化现象,为中国古代墓葬结构、制度和丧葬习俗研究提供了很多珍贵的资料。更为重要的是,它揭开了以往只在书中见过的春秋时期钟离国的神秘面纱,证实了它的存在,对安徽历史研究乃至整个先秦考古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便民服务
合作单位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6号
电话:0551-65606064 传真:0551-65606064 邮编:230041 QQ:1309420308 微信:13365510076 邮箱:ahbzxh@163.com(投稿)

备案号:皖ICP备19015599号-1
Adodb 数据库操作失败Adodb 关闭数据库连接失败